秦嶺和合南北、澤被天下。2021年10月,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批復陜西省《秦嶺國家公園創建方案》,秦嶺國家公園建設被納入國家公園總體布局。
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來自陜西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孫維建議與秦嶺國家公園配套,建設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,積極探索生態保護修復新路徑。
“當前,全國上下意氣風發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出堅實步伐,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建設迎來重大歷史機遇,將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經典范例!睂O維說。
秦嶺北麓是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,在氣候調節、水源調控、固碳釋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孫維認為,近年來,陜西省各級黨委政府深刻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教訓,不斷強化生態保護責任意識,頒布實施《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,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生態建設、生態文化、生態旅游、園林花卉一體發展格局。
同時,孫維表示,秦嶺國家公園建設明確了“山上山下”“園內園外”“統籌保護”“協同發展”的工作任務,建設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,已經成為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現實需求。
“秦嶺北麓上部是核心生態區,下部是重要生態區,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是秦嶺國家公園在北麓上下、東西的延伸,二者相互兼容,建設示范帶是建設秦嶺國家公園的重要任務和有益補充!睂O維說。
如何讓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帶與秦嶺國家公園相互兼容?
孫維建議,可以樓觀臺森林公園、秦嶺國家植物園、秦嶺四寶科學公園為依托,建設秦嶺北麓生態文明示范窗口。落實林長制要求,全面提升資源保護、管控、培育、監測水平,加快實現網格化管理。堅持“一峪一策”,因地制宜確立保護管控措施,確保生態保護和社會經濟融合發展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,塑造美麗中國山岳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。以秦嶺國家公園入口社區為重點,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加快建設宜居宜游的森林鄉村、美麗鄉村。加強溝峪河道綜合治理,依托古道文化資源,實施古道文化復活建設,促進古道人文生態景觀高質量發展。